林業碳匯項目是什么意思
林業碳匯項目是根據有關減排機制的林業項目 *** 學和程序,開發的合格的溫室氣體項目。森林的碳匯功能是,森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從而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碳匯林業是指利用森林的儲碳功能,通過植樹造林、加強森林經營管理、減少毀林、保護和恢復森林植被等活動,吸收和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關規則與碳匯交易相結合的過程、活動或機制。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我國主要采取兩種方式達到減排的目的,一種是直接減排,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源,主要是通過技術改造減少能源,提高效能等手段來實現;一種是間接減排,即增加溫室氣體吸收匯,也叫增匯或碳匯,主要是通過森林等植物的生物性特征,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到植物體和土壤中來實現。與直接減排措施相比,植樹造林等碳匯措施不僅可以達到間接減排的效果,而且操作成本低、效益好、易施行,是目前應對氣候變化最經濟、最現實的手段,也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有效途徑。
林業碳匯和森林碳匯是不是一回事?
森林碳匯(ForestCarbonSinks)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氣中林業碳匯審定和核證資質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從而減少該氣體在大氣中林業碳匯審定和核證資質的濃度.林業碳匯是通過實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減少毀林等活動,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與碳匯交...
福建發布指引建立林業碳匯損失計量及賠償機制,具體有哪些信息?有何意義?
服務保障“雙碳”目標林業碳匯審定和核證資質,充分發揮司法在保護森林資源、服務雙碳“目標”方面林業碳匯審定和核證資質的重要作用林業碳匯審定和核證資質,實現受損森林資源修復從傳統“補種復綠”直接修復模式林業碳匯審定和核證資質,向林業碳匯損失賠償全面修復模式的拓展林業碳匯審定和核證資質,探索建立體現林業碳匯價值的生態保護賠償機制,維護全省森林碳庫安全,推進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
塞罕壩林場的盈利 ***
近年來,綠化苗木產業開始成為塞罕壩一項新的產業,云杉、樟子松等1800多優質綠化苗,帶來的年收入已經達到2000多萬元。
樹要種,也要砍。在森林中,定期伐去部分林木,不僅為保留的林木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還能獲得木材資源,這種養護方式叫做“撫育間伐”。多種樹,再砍樹賣木材,是長期以來林場營收良性循環的主要途徑。
2016年8月,塞罕壩林業碳匯項目首批國家核證減排量獲得國家發改委簽發,成為華北地區首個在國家發改委注冊成功并簽發的林業碳匯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國簽發碳減排量更大的林業碳匯自愿減排項目。
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林業科科長李永東:我們一共是兩個碳匯項目,從2005年到2035年,產生的碳匯量一共是470多萬噸。當前市場價格,我們保守估計,至少能超過一億元的樣,按照未來的發展,我認為盈利應該會更多。
2018年8月,塞罕壩林場與北京一家公司達成了首筆碳匯交易,每噸碳匯量交易價格25元,共計交易3.6萬噸。而據評估,塞罕壩森林每年可固碳74.7萬噸。
林業碳匯ccer項目的主要類型
碳匯造林、森林經營、竹子造林和竹林經營。
林業碳匯CCER項目的類型主要分為碳匯造林,森林經營,竹子造林和竹林經營,網上已公示的林業碳匯類項目中,占主流的主要是碳匯造林和森林經營。
林業碳匯是指利用森林的儲碳功能,通過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減少毀林等活動,吸收和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關規則與碳匯交易相結合的過程、活動機制。
森林碳匯則是指森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固定在植被與土壤當中,從而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過程。
林業碳匯側重其社會特性,強調人的參與,與碳匯交易結合,與碳匯交易機制相關。森林碳匯側重森林吸收碳的物理特性,屬于自然科學范疇。
評論已關閉!